《我想成为创造者中文版》是一款从Steam平台移植而来的高难度平台跳跃闯关游戏。玩家将操控一个小人在各种复杂的场景中探索,面对隐藏的陷阱和难题,挑战自己的反应与操作能力。游戏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关卡供玩家挑战,还允许玩家自行设计关卡,发挥创造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挑战。无论是跳跃技巧还是关卡设计,游戏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适合喜欢挑战和创造的玩家。通过不断尝试和突破,玩家将体验到成就感与乐趣的双重满足。
我想成为创造者中文版怎么玩
1、打开我想成为创造者手机版,如图。游戏界面简洁明了,玩家可以轻松找到各种功能入口。
2、点击角色皮肤,你可以在这里更换人物的皮肤。游戏提供了多种皮肤选择,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定制,让角色更具特色。
3、选择游戏关卡,等待一会游戏加载。游戏关卡设计丰富多样,每个关卡都有独特的挑战和陷阱,玩家需要根据关卡特点灵活应对。
4、游戏内如图,玩家需操作人物进行跳跃闯关。游戏操作简单易上手,但想要精通却需要反复练习和摸索,玩家可以通过不断尝试来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
我想成为创造者中文版玩法介绍
1、感应下落:感应下落技能属于坑向关卡使用极其广泛的技能。首先我们需要在技能→添加中为方块添加感应下落技能。双击感应下落技能打开属性编辑器后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常用的可修改属性(红框内部)。感应下落技能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玩家在复杂的关卡中找到突破口,提升通关效率。
2、关闭返回:如果将其开启,陷阱在运行后便不会返回原点。如果掉落最大距离为-1,即使关闭关闭返回也不会返回原点。关闭返回功能在某些特定关卡中非常实用,玩家可以根据关卡需求灵活调整陷阱的行为模式。
3、掉落速度:触发陷阱后陷阱单位的移动速度。掉落速度的设置直接影响陷阱的威胁程度,玩家需要根据关卡难度合理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游戏体验。
4、掉落最大距离:触发陷阱后陷阱单位的最大移动距离,由于每个格子的大小为0.64x0.64所以在计算距离时请用0.64x移动的格子数量(不包括陷阱单位自身的格子),-1为无限移动。掉落最大距离的设置需要玩家根据关卡布局进行精确计算,以确保陷阱的有效性。
5、返回速度:陷阱单位在移动到最大距离时返回原点的速度,当关闭返回被开启时可以不用修改。返回速度的调整可以帮助玩家更好地控制陷阱的节奏,提升关卡的可玩性。
6、玩家复活重置:开启后当玩家进行重生时重置陷阱单位。玩家复活重置功能在多次尝试的关卡中非常实用,可以帮助玩家快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减少重复操作的时间。
7、感应角度:上为0,左为90,下为180,右为270(-90),根据陷阱单位的旋转角度判定,比如将陷阱单位的旋转角度设置为180感应角度设置为0那么他感应的方向则是下。感应角度的设置需要玩家根据关卡布局进行精确调整,以确保陷阱的触发条件符合预期。
8、不计算旋转:开启后将无视陷阱单位的旋转角度,比如将陷阱单位的旋转角度设置为180,感应角度设置为0,开启不计算旋转,那么他感应的角度则是上。不计算旋转功能在某些复杂关卡中非常实用,可以帮助玩家简化陷阱的设置过程。
9、感应范围:陷阱单位能够进行感应的范围,根据陷阱单位的中心点而定,比如将感应范围设置为0则在陷阱正中间才会运行陷阱,该数字越大越容易勾引,格子的大小为0.64x0.64请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距离。感应范围的设置需要玩家根据关卡布局进行精确调整,以确保陷阱的触发条件符合预期。
10、最大距离:陷阱单位能够进行感应的范围,根据陷阱单位的中心点而定,格子的大小为0.64x0.64,在设置时请填入0.32+0.64x移动的格子数量(不包括陷阱单位自身的格子)当阻断目标类型为Obstacle时只要有方块就能阻挡感应。最大距离的设置需要玩家根据关卡布局进行精确计算,以确保陷阱的有效性。
我想成为创造者中文版游戏攻略
目前来讲,基础刺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六种基础刺型
这些刺型的名字从左到右依次为:顶一、克星、交错、横纵、珠峰、纳豆。以上刺型都可以只用一段跳跳过(一定是要在人物处于一样的高度及与上图所示的刺型,其他的就不一定可以一段跳跳过)上面刺型有很多种变种,这里不就一一列举了。接下来是一些稍微有一点困难的刺型
六种略困难的刺型
这些刺型从左往右的名字分别为:G阶、F阶、对A、菊花刺、双克星阶梯、罗生门。实际上,第四个和第五个可以理解为之前的基本刺型的横纵和克星的翻倍版,当然,或许也可以这么理解:在刚刚图中摆刺的情况下:双横纵≈菊花刺双克星≈双克星阶梯这只是一个大概,其他的一些刺型以及那些刺型的其他变种可在游戏中寻找。第三个部分:一些关于跳刺的技巧这些简单技巧只能在部分刺型使用,仅供参考。
一、蹭墙
这个方法适用于以下刺型(只是一部分)部分可以蹭墙的刺型这三种刺型在可以蹭墙的情况下会比不能蹭墙的情况下简单一点。(特别是最右边一个)方法就是蹭到墙后(尽量跳高一点),松开右键,并在合适的时机(这个就需要自己去摸索了,我也不好形容)再次按下右键,就可以比较轻松的过去。一种神奇的蹭墙而这种刺型就很神奇了。你只需要蹭上面的的墙,一直按着右就可以直接下珠峰
二、顶头跳
顶头有时候可以充当极限小跳。在部分入地刺型可以使用该技巧左为入地克星,右为入地纳豆所谓入地刺型,就差不多类似于比普通的刺型高了一格。(这里指的是没有很长的和很高的跳跃)以左边的为例子,就有三种跳法:1、搓一个极限小跳跳过去。2、从下面刺与下面砖的缝隙下去,以此来增加跳跃的高度,再一段跳过去。上面的两种比较困难(当然第一种有N(极限小跳)除外),第三种比较简单:3、找好位置,顶头的同时按下右键跳过去。第三种方法相对于另两种方法比较简单,但局限性比较大。现在再来看右边的入地纳豆:理论来讲只有一种方法:搓一个极限小跳跳过去。当然,这个与入地纳豆一样,有N就很简单。
三、回头跳
这个方法局限性比较大,但仍然可以使用。(这个名字都是我瞎取的bwd)以abnegate的一个档为例。(我实在想不出来可以用这个技巧的刺型了)abnegate的一个档的部分因为这些刺中间的缝隙较小,不是很好搓这么小的小跳,于是可以往回拉一点(不要拉得太多,否则可能跳不过去),使自己的跳跃限制高度可以再高一点,这样你搓小跳搓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加一些)第四个部分:关于藤蔓的使用因为在游戏的最初版本,是没有藤蔓的,所以你目前无法在世界关卡找到关于藤蔓的使用方法。因为藤蔓的属性是与其他的Iwanna属性是一致的,而之前说过,creator的跳跃引擎与其他Iwanna是不同的,所以藤蔓跳起来会稍微有点怪。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