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正深基坑的知名度在基坑设计领域内如雷贯耳,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款理正深基坑7.0破解版是一款专业的设计软件,为了方便大家使用,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的掌握支护建筑设计,提供了土压力计算、支护构建内力计算及配筋、锚杆及内撑计算等功能,需要的赶快试试看吧。
流程说明
2.1 开始
通过两个途径可以进入【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的主界面:
⑴ 在开始菜单中,打开【理正深基坑】;
⑵ 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
系统主界面如图2.1-1所示:

图2.1-1 主界面
2.2 路径设置
有两种设置工程路径的方法:
⑴ 在主界面设置路径:
点主界面的【工作目录】按钮,弹出指定工作路径对话框,既可以从右侧上方选择路径处的树形目录中选择当前路径,也可以在工作路径文本输入框中直接输入当前的路径字符串。然后点【确定】按钮。
⑵ 在单元计算界面设置路径:
进入单元计算模块后,点【选工程】,弹出指定工作路径对话框,在树形目录或文本输入框中进行路径设置。
注意:
1. 主界面设置的工作路径为单元计算、整体计算文件的默认路径。同时单元计算文件还可以在单元计算模块设置的路径下保存;
2. 单元计算界面与主界面设置的工作路径最好保持一致;
3. 路径设置支持输入“空格”;
4. 单元计算控制菜单下的“打开工程”功能同【选工程】。
2.3 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
分别参见第一、二、三和四部分。
2.4 数据存盘及备份
原始数据和结果数据均保存在设置的工作目录下:
单元计算原始数据文件名:*.SPW;
图形结果文件名:*.DXF;
计算书文件名:*.RTF。
2.5 退出
在单元计算界面下点击“退出”按钮或菜单,退出单元计算模块;
在主界面下点击“退出”按钮或菜单,退出软件。
常见问题解答
1、 如何避免局部配筋结果比均匀配筋结果偏大的问题?
答:(1)局部均匀配筋结果偏大,是系统采用的配筋原则造成的,原则如下:M1、M2分别为基坑外侧、内侧弯矩;
系统首先取{M1、0}组合,按压拉纵筋比值K配筋,配筋结果为As1、A's1=KAs1;再取{0、M2}组合,同样按压拉纵筋比值K配筋(没有考虑第一步配筋结果的影响),配筋结果为A's2=KAs2、As2;最后系统配筋结果:外侧As=max{As1、A's2},内侧As=max {A's1、As2}。
(2)由于5.0版增加了分段配筋,可以通过合理的分段配筋避免局部配筋结果偏大。
2、 地基土水平抗力比例系数m的计算
答:(1) 参考相关资料选取;
(2) 通过规程提供的估算经验公式计算,并且参考经验数据选择;
具体步骤:可先假定m值进行内力计算,得到基坑底面的位移值;然后将位移代入估算公式计算,并可结合经验最终得到m值。
3、 理正深基坑软件中整体计算与单元计算有何区别?
答:①两者的计算对象和计算方法不同
单元计算:以单桩或单位宽度的地下连续墙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常用方法有经典方法和弹性方法。
整体计算:以整个基坑体或整个基坑支护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一般都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很难手工简化计算。有限元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模型:全有限元分析及支护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②考虑的因素不同
单元计算中,对支撑结构的刚度,不容易确定。因为支撑结构的刚度不仅与本身有关,也与周围杆件和边界条件有关,在单元计算中不能考虑周围杆件对其刚度的影响。同时,也不能考虑基坑变形的影响,因为在不同工况下发生变形后,支撑结构的刚度是随施工过程不断变化的。这在单元计算是无法考虑的。
整体计算中,可考虑周围支护构件、内撑构件、施工工况对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内力的影响。
③计算的结果不同
单元计算中,有支护构件的内力、配筋计算、锚杆计算、稳定计算等结果。无内撑结构的结果。
整体计算中,有支护构件、内撑构件的位移、内力结果,未进行锚索(杆)及稳定验算。
更新日志
1、新增支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新增支持《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型钢截面验算。
3、新增支持《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JGJ-T 199-2010》SMW法截面验算。
4、改进格栅水泥土墙交互方式,按实际做法输入,软件自动转换成计算模型。
5、水泥土抗倾覆计算,计算书公式中Mw项是否出现,由墙底土类别决定。
6、修改锚索选筋方案和实配面积不符的问题。
7、双排桩配筋增加是否考虑轴力选项。
∨ 展开